根據(jù)歐洲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(ACEA)的數(shù)據(jù),2024年3月,歐盟新車注冊量錄得100萬輛,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.2%,標志著今年汽車銷量的首次回落。ACEA分析指出,這主要是服務,這無疑會影響充電效率、加劇電池損耗,并降低用戶體驗。
目前,歐洲充電設施分布不均也已成為制約電動汽車普及的瓶頸。荷蘭、法國和德國三國雖僅占歐洲面積的22%,卻擁有超過60%的公共充電點,其中荷蘭更是歐洲充電基礎設施最發(fā)達的國家。而剩余的39%的充電設施則分散在歐洲其他78%的地區(qū)。
公共充電點的覆蓋情況與電動汽車的銷量之間存在直接關聯(lián)。歐洲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五個國家與充電點數(shù)量最多的國家基本吻合。2023年,荷蘭、德國、法國、比利時和意大利成為歐盟電動汽車公共充電點最多的前五個國家。而克羅地亞、愛沙尼亞、拉脫維亞、塞浦路斯和馬耳他(歐洲最小的國家之一)則充電點最少。
為加速歐洲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,歐盟理事會于2023年7月25日通過了歐洲替代燃油基礎設施法規(guī)(AFIR)。作為管理歐洲公共充電設施部署的新標準,AFIR規(guī)定從2025年起,在歐盟的主要交通走廊,即跨歐洲運輸網絡(TEN-T)沿線,每隔60公里必須安裝至少一個150千瓦的快速充電站。值得注意的是,AFIR所設立的僅為“最低標準”。
面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緊迫性,ACEA呼吁歐盟各國加大投資力度,并盡快實施AFIR規(guī)定。同時,歐洲替代燃料觀察站(EAFO)應確保一個強有力的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,以激勵成員國加速部署充電設施。此外,相關企業(yè)亦需解決當前充電點應用程序的兼容性問題、支付流程的繁瑣以及充電點實時信息的不準確和不可用等難題,以提升用戶體驗。
在提高電動汽車使用率的道路上,完善充電設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(huán)。當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積極進軍歐洲市場時,也應重視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,利用其在供應鏈上的優(yōu)勢,為歐洲消費者提供更為完善的電動汽車使用體驗。
Copyright 2024 //www.dingyue-tech.com/ 版權所有 浙ICP備16022193號-1 網站地圖